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系列 — 赵国成为秦国主要对手

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-12-19
在秦楚之间的这轮博弈中,楚国的损失是巨大的,西楚和南楚的核心区都归属了秦国。如果从地理形态上来看,相当于北起伏牛山脉,桐柏山脉;南至大别山脉、罗宵山脉的这条分水岭,成为了秦楚之间新的地缘分割线。也就是说,楚国领土中最为精华的板块都被秦国占据了。现在的楚国,只能把他的目光投向东方了。由于郢都已失,楚国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地缘中心,以重整旗鼓。最初,位于中原腹地的陈国故都(河南省淮阳县)成为了楚国的新都。问题是,对于现在的楚国来说,“陈”这个地方,再靠近中原这块是非之地了。即使是秦国已经觉得楚国没有威胁,转而转进中原的话。把都城设在这里,也很容易让楚国陷入又一场危机。将都城迁入江东平原,以吴越故都“吴都)(苏州)为新的政治中心,也不失为一个稳妥的方案。但这样做的话,就意味了楚国彻底偏安于东南,滑落为一个三流国家了。在这样的调整之后,楚国在江淮所保有的土地,以及刚刚从齐、国夺取来的沂沐河谷,能不能保得住就很成问题了。因此后来楚国将东迁之后的新都,定在了寿春(安徽淮南市西南)。定在这个点上,一是因为寿春之侧的淮河,是楚国国地的南北轴。而寿春这个点,与东西两端的楚国边境(桐柏山、东海)也都距离相当,符合地理中心的要求。虽然说国都的选择并不一定要是地理中心。但对于大半国土无险可依,而国土面积仍然够大的楚国来说,一定要让自己的地缘中心,在各个方向都有足够的缓冲之地。



三楚地缘结构示意图
现在的楚国,从地缘结构上看,已经和强盛时期的吴国很类似了。基于这样的地缘格局,如果再强行去蹚中原这池混水,显然是不理智的。因此在后来的历史当中,楚国基本上退居二线,以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。而将楚国彻底变成二流国家的秦国,也把注意力重新转回到三晋身上了。只不过与最初与秦国PK的,是以魏韩两国为主,而现在,赵国成为了三晋的阻力,和秦国的最大障碍。当然,楚国也并非没有一点作为,虽然不能再去中原做出头鸟了。但溜边沉底的功夫还是要下的。在江、汉、湘、沅之地尽收秦国之手后的第二年(前276年),楚国集合了他们在东楚地区的军事力量(国家大的好处),溯江而上对秦国发起了反攻。在洞庭湖平原夺回了15座城邑(湘江以东),并以之为边郡。只不过这个突出部,主要作用是作为防止秦国迅速顺江而下,重新切割楚国的缓冲地。要想重新恢复秦楚两国的地缘平衡,已经没有可能了。  楚国在后来的历史中,所做的另一个反弹之举,就是把鲁国给灭了(前256年)。作为一个加强版的“吴国”,沿泗水而上,向泰沂山脉渗透,成为了楚国新的战略重点。只是灭掉这个只剩一口气的国家,并不会给楚国打上一针强心剂,等待他们的是同样的命运。从秦国的角度看,楚国无疑已经不会被视作同一级别的竞争对手了,按照秦国两线作战的原则,在东南战线趋于稳定后,应该再沿黄河一线向中原渗透了。当然,如果秦国非要一鼓作气把楚国给吞并了,也可以来个“宜将剩勇追穷寇”。只不过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”,从疆土面积来看,楚国仍然是属一属二的国家,并且从文化属性来看,即使秦国有能力一口气,将这些与黄河文化存在明显差异的地区吃下去,能不能消化掉还是一个大问题。后来的事实也的确如此,当那位并吞六国的始皇帝死后,楚地的那些遗民们最终成为了帝国终结者(陈胜、吴广、项羽、刘邦。。。都是楚人)。而从地缘战略上看,如果秦国一定要和这个巨无霸死磕到底的话,那么他东线战场的对手就有机可乘了。在这个问题上,二战时期的德国应该是最有同感的。  其实在攻击楚国时,秦国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在中原开始布局了。除了继续向东挤压韩、魏两国的空间以外,秦国甚至在荷、济之交处,获得了一块以陶邑为中心的飞地。能够取得这种突破性进展,无疑要感谢齐国。要不是这个东方大国,一心想做大而吞并了宋国,作了出头鸟,秦国也没有机会大跃进似的插入中原核心区。不过话又说回来了,在这次合纵攻齐的行动中,除了韩国以外,各大国都有不少收获。齐国还没来得及捂热的宋国国土自不必说,成为了众国瓜分的对象,就连齐国原有的控制区,也损失了不少。因此秦国如果想在中原有所作为的话,所面临的形势并不见得比齐国当出头鸟之前要好。  不过现在的秦国,势头实在是太胜了。可以说自从收复河西之地以来,就没有吃过大败仗。现在又在中原得到了这么一块风水宝地作前进基地,还解决了楚国在东南方面的威胁,在战略上就难免会有轻敌冒进之举了。如果要用四个字概括秦国此时的战术,那就是“中心开花”。即希望以陶邑为核心,向四周强力扩张,通过蚕食魏、齐等国在中原、河济平原的土地,让秦国成为中原霸主。另一方面则从秦国核心区,以及南阳盆地向东渗透,最终与秦国在陶邑的飞地连成一片,成为新的天下共主。  要说秦国这样想,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。就象现在很多急于扩张的大城市一样,或新设,或兼并周边小城镇,设立卫星城。然后多点同时扩张,最后连成一片,以完全成为超大型“国际都市的梦想。无论从历史和现实看,这种战略也还是能够找到成功的案例的。不过在大多数时候,这种战略都有操之过急之嫌。尤其是在你的扩张需要面对整体实力不低于你的对手时。所谓“酒要一口一口地喝,路要一步一步地走----步子迈大了,咔。。。容易扯着蛋!”,后来秦国也就是在这种大跃进的战略下,把陶邑这个“蛋”给扯掉了。“中心开花”的战术究竟有没有成效,我们暂切不说,但有一定可以肯定,就是秦国从核心区向东渗透的步伐不能停止,否则那块“飞蛋”也难有作为。而无论秦国想按照传统路线由崤函通道,经洛阳盆地东入中原;还是先将魏、韩两国在河东之地的残余力量肃清,然后再经由太行、王屋两山之间的“轵道”,经韩国的“南阳”之地入主中原,与陶邑这块飞地会师,韩、魏两国都是秦国的主要对手。如果单独面对两国中的一国,甚至是两国联手,秦国都能够占据上风。但问题是,占据了上风,并不代表你就有绝对的实力,将他们吞并。更为重要的是,面对东进意图明显而又实力超群的秦国,山东诸国已经有一个基本共识,就是要尽力阻止秦国向东渗透。在这种情况下,韩魏两国在第一线抗秦时,往往能够得到其他诸侯的支援(最起码后顾之忧较之前要少了)。而在这些潜在的战略盟友中,赵国是韩魏两国最有力的支持者,也是秦国在战国第三阶段最大的对手。  赵国成为秦国的主要对手,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。一是从地缘关系上来看,同属三晋的魏、韩、赵三国本来就存在的紧密的地缘关系,并且国土都与秦国相接(只不过处在边缘的赵国,暂时没有成为博弈焦点)。虽然三国之间由于错综复杂的地缘关系,也经常发生摩擦,但在面对共同的敌人——秦国时,往往能够互相协助;二是从实力上来看,我们刚才说了,在枪打齐国这只出头鸟时,各大国基本都有所收获。但与战国中前期的地缘实力相对比,地缘实力有了质的飞跃的,只有赵国。齐国自不必说了,虽然用了几头牛把燕人给赶了出去,但已经元气大伤,实际控制区已经较鼎盛时期大为收缩了;而楚国,虽然从齐、宋两国身上得到了莒地、彭城,甚至在之前还吞并了越国。但这些土地从质量上来看,根本无法弥补西部核心区尽失于秦的损失。而战国初期的最强者,所面临的情况其实和楚国一样。虽然在中原腹地的东侧,站稳了脚跟,甚至得到了宋国故土的大多数。但河东、河西之地尽失,使得魏国由一个超级大国变身成为了二流国家。至于说韩国,他们在战国时期最大斩获,就是吞并了郑国,在中原腹的的西侧站稳了脚跟。不过即使他们还能够保住在洛阳盆地、上党高地,以及“南阳”之地的控制区,韩国的体量和质量也是七国中最差的一等。更何况在秦国的强力打压下,韩国在洛阳盆地已经没有控制权了。    除了上述四国,能够比战国中前期日子好过的,就是远离中原战场,在北方拓荒的燕、赵两国了。燕国的成就,主要是穿越燕山山脉,向西、北方向拓地千里,得到了五个边郡。而在中央之国的核心区内,燕国更多的是作了一次过山车,从差一点吞并山东半岛,到基本再退回到燕南长城一线,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。与燕国相比,赵国所增长的地缘实力就要大上许多了。首先由于在分家之时,赵国将太原盆地以北的山西高原,作为主要拓展方向。并且在河北平原,与选择的位置,也在韩、魏之北。因此在秦国强大的攻势之下,有韩、魏两国做为缓冲的赵国,主要控制区并没有遭受多少损失。而到了赵武灵王“胡服骑射”之后,赵国不但在大同盆地以北,拓展了代、雁门、云中,三个边郡(足以与燕国的“塞上五郡”相比)。还吞并了中山国这个二流强国。这些成就,都使得赵国的地缘实力获得了质的飞跃。而在这次合纵攻齐的行动中,赵国除了将齐国从河北平原挤压出去,还渗透进了河济平原,将自己的控制区向东南方向扩张了不少。按说赵国扩张了这么多土地,尤其是还灭掉了中山这个二流强国,应该也会成为出头鸟,被大家群殴的。但由于赵国的的扩张方向,远离了中原这个地缘旋涡,所以诸国合力攻赵的动力不足,赵国也因此没有受到太大干扰。一直将三晋视为主要敌人的秦国,在赵国吞并中山之后,倒是很想联合齐国等国去剪赵国的羊毛,但后来齐国根据自己的地缘位置,还是把主要的攻击目标放在了燕国和宋国身上了,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。所以赵国得以从容的消化他那些新吞并的国土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